人民日报在19日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地方政府对楼市的微调政策中,保护自住型购房需求的部分得以顺利实施。
早报讯 “在坚持调控不动摇的大前提下,要更好地坚持调控,具体政策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微调,尤其是突出‘鼓励消费,抑制投机’。”
3月19日,人民日报在A17版“经济热点”栏目中,发表题为《楼市调控不会半途而废》的述评文章,文章除了再次强调坚持调控不放松外,还直言楼市调控政策“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楼市调控不会半途而废》一文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还给出了微调路径,“如择机调整限购政策范围,重点限制境外和非居住的外地投资者投机性购房。再如在抑制非消费性需求的同时,适度调整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比例、住房贷款利率。”
上述观点,与投资银行花旗的判断不谋而合。
19日,花旗发布报告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至少会出现部分放松,以稳定投资及保障经济增长,而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的可能性不大。报告称,今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下降将危及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住房限购政策在今年有可能放松;同时房产税试点将扩大到更多城市。
不过,新加坡房地产公司嘉德置地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廖文良依然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华尔街日报19日援引廖文良的判断称,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有助于提高住宅和商业地产需求。在中国仍在坚持推进的楼市调控中,廖文良也看到了放宽信号,“中国最近调低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是放出信号,表明他们知道必须放宽政策,这种放宽不会一下子完成,而是渐进式的。”
在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当前中国房价还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
调控不放松的前提与部分政策微调似乎并不矛盾。
上述人民日报的报道提到,去年以来,全国已有18个城市对楼市政策进行了微调,其中一些明显意在放松调控的政策被迅速叫停。对于这些地方政府的微调政策,报道认为因分开看,“旨在保护自住型购房需求的税费减免等政策都得以顺利实施,对市场的正常复苏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可见的是,持续深入的楼市调控已成部分地方政府难以承受之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的财政收入每月都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下滑,只有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时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江苏某市一位政府官员告诉人民日报记者,“主要原因还是房地产市场冷清,土地拍不出去,相关的税收也大幅减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今年的地方债务能否如期偿还,压力很大。”